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雍正的锦鲤妃第99节(1 / 2)





  倘若他小时候能像福宜一样幸运,有一位像年若兰这般聪慧通透的额娘,或许,今时今日,他便不会成为人人惧怕的冷面王了吧?

  年若兰见胤禛愣愣的望着她出神,脸上的神色颇为古怪,不由得心中打鼓,难道她刚才说错了什么话么?否则胤禛的神色为何会如此古怪?

  恰在此时,小阿哥醒了过来,睁着一双乌黑明亮的凤眼好奇的看着胤禛与年若兰,既不哭、也不闹,安静乖巧的模样儿十分讨人喜欢。

  年若兰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都要化了,连忙弯腰将小阿哥抱进了怀中,不仅亲了亲小阿哥的小脸蛋儿,还亲了小阿哥的小胳膊和小手,口中更是“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

  胤禛看着年若兰宠爱小阿哥的模样儿,虽然心中依然难免嫉妒福宜,却不忍心继续阻止年若兰疼爱福宜了。

  胤禛温柔的将年若兰拥入怀中,柔声告诉她道:“你也别一直叫小阿哥什么小心肝、小宝贝了,我已经为咱们的小阿哥取名为福宜,从今而后,你便唤他福宜吧。”

  第142章

  “福宜?”年若兰念着这个名字, 忽然想起历史上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所生的三个小阿哥的名字似乎便是三个含有福字的名字。

  年若兰在心里琢磨了一番,对胤禛扬起了一抹明媚的笑脸,“我很喜欢福宜这个名字, 既好听、又福气满满。只希望咱们的小阿哥能够应了王爷取的这个好名字,成为一个有福之人,健康平安便好!”

  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小阿哥的排行, 年若兰又笑着问道:“算起来,咱们的福宜序齿排行应该是六阿哥吧?六这个数字极好,六六大顺,吉祥如意, 我很喜欢呢!”

  见年若兰忽然提及此事,胤禛心里不禁有些发虚,担心一会儿年若兰若是知晓福宜要年满十岁才能正式赐名、序齿、记入玉牒, 会难过委屈。

  胤禛在心里斟酌着措辞,小心翼翼的对年若兰解释道:“我今日向皇阿玛报喜的时候,皇阿玛担心咱们对福宜宠爱太过会折损了小阿哥的福气,因而决定在福宜年满十岁之前,暂且不为他正式赐名、序齿,亦暂不记入玉牒, 为的是希望福宜可以健康平安的长大。”

  胤禛一边说, 一边小心打量着年若兰的神色。胤禛原以为年若兰听到福宜要年满十岁才能被记入玉牒,一定会不开心, 却没想到年若兰竟然连连点头道:

  “还是皇阿玛思虑周全!倘若不记入玉牒便可保佑福宜一世平安, 我倒宁愿福宜一辈子都不记入玉牒才好呢!”

  胤禛愕然片刻, 无奈的摇头轻笑。

  看来,刚才的确是他多虑了。只怕在年若兰的眼中,没有什么事情比福宜的健康平安更加重要, 或许在若兰眼中,也从来不曾将雍亲王世子之位放在眼里。

  胤禛见年若兰如此反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胤禛浅笑着对年若兰解释道:“由于福宜尚未正式序齿,因而可以暂且称呼他为七阿哥。”

  七阿哥么?如此看来,福宜是胤禛实际上的第七个儿子了?

  年若兰被这个念头惊了一跳,心里不禁暗自腹诽道:平日里康熙还时常念叨着胤禛子嗣单薄,可是胤禛都已经有了七个儿子了,哪里子嗣单薄了?倘若按照康熙的算法,恐怕现代人个个都子嗣单薄了!

  然而想到康熙儿女的数目,年若兰又忽然理解康熙觉得胤禛子嗣单薄的原因了。任谁与康熙相比,恐怕都是子嗣单薄了。

  怀里抱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年若兰的心情极好,因而也不觉得对七阿哥这个称呼有何不满。“七阿哥也很好听呀。而且,幸运七嘛,七还是我的幸运数字呢!福宜也一定会喜欢的!额娘的七阿哥好可爱呀!”

  福宜醒了一会儿,便觉得肚子饿了,吭吭唧唧的哭了起来。年若兰此时正觉得涨奶涨得不舒服,一见福宜恰好饿了,便想要亲自喂福宜喝奶。

  胤禛刚才见年若兰对福宜又抱又亲,已经勉强忍耐了半天了,此时见年若兰竟然得寸进尺,还要亲自喂福宜喝奶,顿时沉下脸色,连忙阻止道:“福宜是男孩子,你亲自喂养他不合规矩,福宜身边已经有四位乳母轮流伺候着,你难道还怕他会饿着不成?”

  年若兰刚刚才哭过一场,这会子才略好一些,没想到胤禛又来阻止她亲自给福宜喂奶,顿时又将之前的委屈与难过勾了起来。

  年若兰红着眼睛,急得小脸儿都红了,与胤禛据理力争道:“我是福宜的亲生额娘,为何我不能亲自喂他呢?既然当初王爷都允许我亲自喂养长宁了,为何如今却不让我喂福宜呢?”

  胤禛此次却沉着脸色,说什么也不肯让步,“福宜与长宁不同,长宁是格格,娇宠一些倒也罢了,可福宜是阿哥,如此娇宠成什么样子?”

  年若兰原以为胤禛见她伤心落泪便会让步,却没想到胤禛此次竟是铁石心肠,无论她如何同他据理力争、撒娇恳求,胤禛却说什么都不肯允许她亲自喂养福宜。

  年若兰又急又气,自然是大哭了一场。福晋带着侧福晋李氏、庶福晋钮钴禄氏、宋格格、耿格格、瓜尔佳格格来藕香苑看望年若兰和刚出生的小阿哥的时候,恰巧便撞见了这一幕。

  年若兰虽然正在与胤禛闹别扭,却没打算将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见福晋带着后院中的女人们过来看她,年若兰便连忙擦干了眼泪,按照王府里的规矩向福晋行了礼。

  福晋特意趁着胤禛下朝回府以后带着李侧福晋、钮钴禄庶福晋等人带着礼物来藕香苑看望年若兰,为的便是能够给胤禛留下一个好印象。众人见年若兰的眼睛都哭肿了,皆面露惊讶之色。

  福晋与李氏、钮钴禄氏等人当着胤禛的面将送给年若兰和小阿哥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笑着指给年若兰看。这些女人准备的礼物倒是极好的,年若兰一一道了谢,收下了这些礼物,将其交给秋燕收好。

  李氏打量着年若兰与胤禛的脸色,故意浅笑着问道:“年妹妹喜获麟儿,为王爷又添了一个小阿哥,理应满心欢喜、笑的合不拢嘴才是呀,怎么将眼睛都给哭肿了呢?”

  李氏口中虽然说着关心年若兰的话,可是,李氏那眼中怎么藏都藏不住的幸灾乐祸的神色和那止不住上扬的嘴角让年若兰觉得无论怎么看李氏都不像是在关心她,反而像是故意戳人伤疤,等着看她的笑话似的。

  年若兰尚未开口回答李氏的话,胤禛便皱着眉头道:“女子生产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其中自然有许多辛苦与委屈。你们既然来看望年侧福晋与小阿哥,与她说些开心的事情也便罢了,还提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做什么?”

  众人见李氏只不过随口问了一句年侧福晋哭泣的原因,却被王爷直言阻止,不许她们再提此事,不由得心思各异。

  李氏委屈的望着胤禛,柔声细语的解释道:“王爷,妾身不过是出于关心年妹妹,刚才才会随口问了一句,希望可以为年妹妹排解排解心中的烦难,也好让年妹妹开心一些。

  妾身也曾经生育过儿女,自然知道其中的各种心酸与艰辛。妾身觉得倘若年妹妹一直将烦恼与委屈憋在心里,反而很容易会憋出病来,还不如让年妹妹将这些烦难与苦闷说出来,这样她的心里也会觉得舒服许多。”

  年若兰虽然觉得李氏这番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她却并未打算将自己的心事与烦恼说给李氏她们这些后院中的女人们听。

  将心事说出来固然可以有助于调节心情,但也要慎重的选择倾诉对象才能有效。她可不想对一些根本不会理解她的想法、而且还会幸灾乐祸的看她笑话的人说自己的烦恼与心事呢!

  她既不需要这些人虚情假意的同情,也不会给她们看自己笑话的机会。

  年若兰浅笑着对李氏解释道:“李姐姐误会了!方才我见小阿哥可爱,便想多抱小阿哥一会儿,可王爷却担心我若是抱小阿哥时间久了会累得手臂疼,怕我落下月子病,因而叮嘱我少抱小阿哥一会儿。

  我见王爷对我这般体贴温柔,因而心中感动,所以才会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偏巧我这眼睛只要掉几滴眼泪便会红肿的厉害,看上去像是哭了大半天似的,这才让李姐姐误会了!”

  四哥写给她的书中可写得明明白白的,对于那些想要看她笑话的人,最好的办法便是笑着告诉她们:她过得很好,很开心,很幸福,如此一来,既可以让这些人无法看到她的笑话,又可以让她们心里不舒服。

  年若兰说完之后方才想起刚才她当着胤禛的面故意说谎,让李氏不开心,胤禛不会在众人面前戳穿她的谎言吧?若是如此,那她的面子、里子可就都丢得一干二净了!

  年若兰偷偷的瞄了胤禛一眼,却见他正浅笑着看着她,深邃明亮的眼眸之中不仅并无半分责怪之色,反而溢满了宠溺与纵容,方才略微放下心来。

  胤禛的确没有想到年若兰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可是却又觉得这样的年若兰仿佛一只在敌人面前亮出小爪子努力保护自己的小猫咪,奶凶奶凶的模样儿实在讨人喜欢。

  李侧福晋根本不信年若兰说的这番话是真实的,可是又见胤禛并未反驳年若兰刚才说的那番话,心里也不禁有些迷惑起来,不禁觉得或许年若兰刚才说的那些话的确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