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卷黑暗丛林_第91章北山铁矿





  张华山顿时就蔫了,嘿嘿一笑,语气软了几分,“希玉啊,你那么聪明简单动动脑子,人的血会在水里红上几百年么?”

  刘希玉直接怼了回去,“你脑子好使,逻辑张啊,那你说说为啥?”

  张华山愣了一下,是啊,为啥呢?但还是嘴硬道,“为啥?你特么猪脑子。这铁矿……铁锈了啥颜色?红的。这山上都是铁矿,这河水里分明和铁锈一个颜色嘛。”

  刘希玉嘴张了张,这理由似乎再应景不过,他到底辩论不过张华山。我一直没有理会二人争论,我注意到这里走过的苦力头发脏兮兮的,怎么看都象在水泥厂或面粉厂出来的。段淡食曾经说过姓马的在山里有水泥厂,看来这规模一定不小。

  走进了这个山脚下的大村庄,村头一棵粗大的刺槐荫凉里,一只黑狗躺着,四只小狗正在推搡拥挤争抢奶吃。这里就是段淡食的老家,段姓在村里是大姓,“北山铁矿”的牌子就斜挂在村子中央村委会的破院门旁边。

  这就是我们此来的目的,可此刻这个“北山铁矿”木牌只剩左上角一棵钉子,摇摇欲坠。

  院墙上都是标语,“少生孩子多种树,农闲打工好致富”“多生一个倾家荡产,多生两个开除镇籍”等,好过分。标语下面隐约露出过去革命年代标语的痕迹,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备战备荒为人民”等。树叶都耷拉着,树上的知了有气无力,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和粪便被烤干时的烘臭味儿,村里看不到青壮年,只有无精打采的老人和顽皮的儿童,贫穷的山村在烈日下了无生机。

  东边的村口一溜小店,几个老汉赤着臂在树荫下聊天,举着烟袋抽得巴嚓巴嚓响。刘希玉走到一个小日什店买了干粮和水,我们三人在山民的目光注视下,顺着垃圾遍地的肮脏村道向东边山根走去。

  到了山根下,红莲河两岸都有一片货场。河上有石桥相连,货场上稀稀落落地堆着几堆棕褐色、在阳光下亮晶晶的矿石颗粒,一台铲车静静停在旁边。两辆重型自卸运输汽车刚刚来到,司机向村内走去,看来这是外地来收矿石的车辆。回首顺河向西望去,红莲河弯弯曲曲,在远处的两村之间,还有一座石桥相连。

  红莲河顺着山根有一条支流,河边还立着一座水泥标语牌子,上面斑驳破旧,隐约看出“人定胜天”四个大字,下面小字记录了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原来这是当年农业学大寨时挖的灌溉渠,叫红旗渠。当年河南林县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北山镇当年的领导带领北山人也修建了这条人工灌溉渠,也取名红旗渠。只不过此红旗渠只是在丘陵山地上新凿出的一条石头小河,五六米宽,十几里长,与林县红旗渠那世纪工程不能相提并论。但它的修建,让山根的丘陵山地变成了粮田和果园。

  日头正是厉害的时候,四野阒寂无人,只有几条土狗躺在不远处的树荫下躲避酷暑。张华山快步走到货场上,蹲下拿起一块矿石看了看,只见拇指大小的矿块如赤褐色的石子一般,上面偶尔会有晶莹的小亮点,在阳光下反着光亮。

  “怎么样,这就是铁矿石?这烟是咋回事,也是矿上的吗?”我小声问。山岭那边飘来阵阵浓烈的烟雾,灰蒙蒙的,如乌云一般缓缓越过山口向这里移动。

  “是铁矿石,书上说这叫赤铁矿,品位很高。”

  张华山点点头,“那烟尘应该是水泥厂的,山口那边一定有一座大水泥厂。这是粉碎后选过的块矿,品位挺高的。不过我也不太懂这个。那天从巡道房回去后,路过孤山区新华书店,我买了一本《铁矿采选概论》翻了翻,搞铁矿可真不是简单的事。但这些小铁疙瘩全是矿石,含铁量少说在四五成以上。石头,段淡食那些材料怕不是假的!”

  这正是妈妈推荐的那本书,妈妈回去后,我也只是翻了翻,看了《绪论》和《基本概念及术语》头就大了,也就扔一边去了。我决定回去后要好好读一读,不管这矿山是馅饼还是陷阱,现在我突然兴趣盎然。我甚至感到这是天意,如果不是咋晚上庄西风搧了我两巴掌,这铁矿或许就与我们擦肩而过。

  红莲河边的沙石公路上十分繁忙,不时有拉着水泥或烧碱的载重汽车从东面的山口驶下来,顺着山道穿过北山镇北边的村庄,向都南县或齐都市驶去。其间有一台自卸车拉着矿石夹在载重汽车之中,驶出山口后驶离开路,到红莲河北边的货场上卸矿石。我们三人便离开货场,走过石桥,然后顺着进山道向山上走去。

  走到红莲河与红旗渠交汇处,只见红莲河里红色的河水奔流不息,红旗渠向南的河道内,河水安静地流淌着,但向北的河道水量却较少,露出干裂的黄色河底,继流一缕几乎断流了,原来是公路上载重汽车过多,公路下面的涵洞已经被压塌了。

  山里季节比天都市稍早,怪不得红莲河南面的东郡村田地内已经种上秋玉米、花生、豆子,果园内瓜果飘香,而红莲河北边的鸿烈村田地内,几个老头和妇女顶着烈日,只能用长长的蓝色水管通到红莲河里,用抽水机长距离抽水到田地内造墒、整地,几百亩玉米仍在稀稀落落地播种,有些农民在浇灌山坡上果园内的瓜果。

  进山道紧贴着红莲河北边,进入山口,两面都是几百米高的山峦,北边路边的石壁上刻着“赤石湾”三个红字。原来这个山口叫赤石湾,又是与红色有关。进入山口内,里面别有洞天,公路顺着红莲河北畔弯弯曲曲延绵向东,路两侧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山地,在红莲河的南边一道山岭后露出十几排厂房,其间立着两座胖大的高炉和几座高耸的烟囱,烟囱顶端浓烟滚滚,大团大团的烟云向山外飘去。

  这不是什么选矿厂,从指示牌上看,这是“红莲水泥集团”,其实就是一座规模不小的水泥厂。隔一道山岭,又是一片烟囱高耸的工厂,规模不大,路边指示牌上写着“红莲烧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