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人原似玉(重生)第22节(1 / 2)





  宋钰君道了声谢:“不劳烦老板娘,我稍后派人来取。”

  宋钰君隔着衣袖握住她的手腕离开了铺子,一出门面上便是一阵懊恼:“大意了,你第一次入京,母亲必是要亲自迎你进侯府,才会进宫的。”

  宋似卿笑了一阵,片刻又笑不出了。安平公主必是怕她到了京城后,因娘亲身份被人非议,这些年连父亲都一直活在非议之中。

  她挺直了腰杆,反手握住宋钰君的手:“回家吧。”她记得路,很熟,并不需要他在前面引路。

  走过月松巷,鼎沸的声音立刻便静了,这里都是住户,家家赏月团圆,团聚一堂,灯火通明。再走过一条街,便连灯火也没了,暗得很。

  她以前走时,心中总是胆寒,又怕人嘲笑,只能壮着胆子走,其实腿都在发颤。

  可这一次,她不怕了,她紧紧握着宋钰君的手,决定要和他一起走进京城的风风雨雨里。

  “前面路有点暗。”他习惯为她介绍,又想起她梦中来过,便不再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火折子,为她带来一线光明。

  “谢谢。”她轻声道谢,大步走向那条令她害怕的小巷。她的脚步坚定,可走过转角之后,一路的明亮猛然震颤了她的心。

  原本漆黑的小巷,此时几十个丫鬟小厮左右分立,每个人的手中都拎着一柄精美的灯笼,照亮了她回家的路。

  “恭迎小姐、公子回府!”在丫鬟与小厮的声音中,宋似卿的眼眶不知氤氲了水雾,片刻化作泪珠滚落。

  宋钰君吹熄了火折子,眼中震荡不亚于宋似卿,他口中喃喃:“到底是我低估了为人父母的苦心。”

  纵使他想到了安平会为了宋似卿推迟入宫时间,也不曾想到她会如此细致将府中下人全都派出来迎她回家,只因恐她怕黑。

  就像他本不确定方泽幽会不会因为傅叶利用他的女儿,而站在他这一边。可方泽幽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女儿。

  那他呢?他在京城十年,只收到过亲生母亲一封信。那还是他弱冠之年,安平主动提出要接他母亲来京参加他的加冠之礼,亲眼看他长大成人。

  可他等了三个月,只等来一封信,信中只有八个字:“山高路远,力不合宜。”

  山高路远,力不合宜。可他数次路过蜀中,遣人打听母亲的身体,并无不适。或许,只是不想见他罢了。

  他的手不能自控的握紧,却忘记了手掌心还有一只温热的手。

  宋似卿轻微的吃痛,她低头看着那只手,正在抑制不住地颤抖,视线向上看去,他的睫毛也在微颤。

  “你怎么了?”她轻柔地握住他的手。

  宋钰君如梦初醒,回过神来,望着她关切地眼神,心中渐渐柔弱,他轻轻抚了抚她的头顶:“咱们回家吧。”

  第42章

  宋似卿走在记忆中熟悉的小道上,丫鬟手中的灯笼随着微风轻轻摇晃,烛光的影子倒映在笼壁之上,照亮了回家的路。她就顺着这温暖的光,一路走到家门口。

  数十位仆人成排等候在侯府门前,正中间站着一位妇人,望着小巷子出了神。在看见宋钰君与宋似卿身影的那一刻,身形微微晃动。

  宋钰君第一个瞧见了安平公主,眉间微蹙,面上露出愧疚之色,立刻加快了脚步走到她的面前,躬身行礼道:“母亲恕罪,是儿子回来晚了。”

  安平微笑着扶他起身,面上并无怪责之意,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宋似卿的身上,未曾移开。

  她已四十余岁,眉眼甚是温柔,轻轻笑起来的时候,有两三丝皱纹。因着要入宫赴宴的缘故,今日穿着颇为盛重,发髻朱钗等物亦繁复奢华。昏黄柔和的烛光下,四五个丫鬟的簇拥中,一举一动均显露出皇室的尊贵与端庄。倒与她记忆中一贯简朴的样子有些出入了。

  “你,便是似玉吧?”她看了许久后,才开了口。

  宋似卿俯身行礼,这一蹲,终是将她前半辈子的怨气尽数散去了。她与面前这个女人,本来也没什么仇怨。

  安平瞧着宋似卿温顺的模样,一时又惊又喜,宋家女儿在容城的行事作风,她还是有所耳闻的,如今这般,着实出乎了她的意料。

  “好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安平走上前,轻轻地握住她的手。

  宋似卿默默地将手放在她的手心里,抬眼间,却瞧见安平嘴唇轻颤,想说什么又不知该如何说出口的样子。宋似卿心中复杂,轻轻叹了口气,从前她只觉得自己身份尴尬,其实这个女人又何尝不是呢?

  她若以当家主母的身份要求宋似卿喊一声“母亲”,本也是名正言顺的事,可有些人总是以情为重的,安平不想也不愿强迫她。

  宋似卿何尝不知。她偏头看了眼停在不远处的马车,暗暗呼了口气,不再寒暄。

  她慢慢走到安平的身侧,替换了她身旁的一位婢女,亲近地挽住她的胳膊:“听说您今夜要进宫赴宴,我们以为家里没人,便在街上逛了会,没想到您在等我们。安姨,我们是晚辈,您如此真是让我们不知该如何自处了,何况这夜间风大,若您着了凉,便当真是我们不孝了。”

  宋似卿伸手将她袖子上的披帛理了理,一幅孝顺的模样。

  听到“安姨”二字,安平公主有一瞬的惊喜,她想过她们见面时的尴尬,也想过她疏离地称呼她为公主殿下,如今她这般贴心,真是她从没想过的事。

  安平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臂,眼中含雾:“好孩子,是你们辛苦了。”

  宋似卿伸手招呼候在不远处地车夫,车夫得了令,驾马来到门前。

  宋似卿挽着安平公主的手,亲切道:“今夜是中秋佳节,安姨这般明艳照人,宫中的亲人定也是眼巴巴等着,岂可因为似玉一人,耽误了这等大事。安姨,我扶您上车,切面让宫里人等急了。”

  安平瞧着她这模样,心中愈发欢喜,笑着道:“好孩子,我不过去露个面,等我与你父亲回来的,咱们才是该团圆的一家人。”

  安平在她的搀扶下走到马车前,顿了顿,忽然转身看向宋钰君,伸出手招了两下。

  宋钰君立刻来到马车前,恭敬垂手。

  安平望着宋钰君,这般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整个京城也挑不出第二个:“真真是长成大人了。好孩子,等你父亲回来的,有件好事。”

  她声音温柔,却渐渐哽咽。

  “这件好事”指的是什么,宋似卿与宋钰君心里都清楚,她的父亲早早便与方泽幽一同入宫了,加之孟训早前做得准备,好事必然成真。

  可这些对于安平来说,怎称得上“好事”呢?终究是她养大的孩子,若她是个狠心人,谁也抢不走她的孩子,可她偏生了一幅好心肠,便只能做个伤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