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雍正的锦鲤妃第115节(1 / 2)





  如今王爷登基为帝,成了高高在上的万岁爷了,乌拉那拉氏何李氏虽然分别被册封为皇后和齐妃,但两人皆对皇上将年若兰册封为贵妃十分不满,必定是要生出些事,来找年贵妃的麻烦的,如今闹出这样的事来,宁嫔并未感到任何意外。

  经过此事之后,宁嫔越发看得清楚明白了。这后宫里的女人们之中,唯有年贵妃一人是被皇上真正放在心里疼宠之人,其余众人不过皆是可有可无的摆设罢了。

  幸而她审时度势,极早便像裕嫔耿氏、懋嫔宋氏那般与年贵妃交好,对年贵妃敬重有加,又心甘情愿的为皇上分忧,做了年贵妃的挡箭牌,为年贵妃挡去了一些非议和责难,这才被皇上容到了今日,得了宁嫔这个一宫主位体面的封号。

  想来,只要她今后脑子不犯混,不生不该有的嫉妒之心,不妄图与年贵妃争宠,她便不会像皇后和齐妃那般惹上祸患,也不会被皇上厌弃了。

  宁嫔的心腹见主子如此,都忍不住为她感到委屈,私底下对宁嫔道:“主子这些年来受委屈了,白担着受皇上宠爱的虚名儿,实际上到如今还仍是个姑娘身子呢,奴婢们心里都为主子感到委屈呢!”

  宁嫔一听这话,不但没有半分高兴,反倒直接伸手狠狠的扇了这个婢女几个耳光,直将她打得双颊红肿、唇角流血,才住了手,却仍旧忍不住低声责骂道:

  “你这个奴婢胡说八道些什么?谁说皇上没有宠幸过本宫?谁说本宫仍旧是姑娘身子了?这些话也是你这个奴婢可以混说的吗?

  倘若这些话传到了旁人的耳朵里,那还了得?不仅会令本宫的名声受损,就连皇上的声誉都被带累坏了!你这个奴婢怎么不摸摸自己的脖子上有几个脑袋,竟敢说这样的话?你自己不想活了不打紧,可别连累了本宫跟着你遭殃!”

  婢女见宁嫔发这么大的火,也被唬了一跳,虽然脸上被宁嫔打得火辣辣的疼得厉害,也不敢摸一下,更不敢委屈喊疼,连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宁嫔请罪,

  “主子饶命!奴婢知道错了,都是奴婢刚才一时糊涂胡言乱语说错了话,奴婢今后再也不敢了!求主子饶了奴婢这次吧!”

  宁嫔虽然看在从前的情分上暂且饶过了这个婢女,心里却终究有些放心不下,担心这个婢女多嘴,不知何时终究会不小心将此事说出来,反倒给自己惹出祸端。

  不久之后,宁嫔仍旧寻了一个理由,将这个婢女打发出宫嫁了人,又念在这个丫头服侍她多年的情分上,赏赐了许多嫁妆,方才了了一桩心事。

  这个婢女如今得了一个好归宿,自是对宁嫔千恩万谢,对宁嫔感激不尽,还在家中给宁嫔立了一个长生牌位,日日求神拜佛,为宁嫔祈福。

  延禧宫的裕嫔耿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她的身边养着五阿哥弘昼,但她自知自己身份低微、家世平平,又不像年贵妃那般得皇上的宠爱,因而,裕嫔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登上皇太子的宝座。

  裕嫔只盼望着自己的弘昼能够与将来的皇太子交好,等新帝即位之后,得一个郡王或亲王的爵位,便心满意足了。

  然而,裕嫔书读得不多,也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她只知道朝中的局势向来风云变幻,难有定数,储君人选又一直悬而未定,瞧着皇上如今的态度,也并不像是着急册立皇太子的模样,裕嫔想得头疼欲裂仍旧想不明白皇上究竟打算册立哪位皇子为皇太子。

  裕嫔思前想后,觉得既然她不知道皇上将来会侧立哪位皇子为太子,那么与其让弘昼现在便只与某一位皇子亲近交好,倒不如让弘昼与每一位兄弟皆好好相处,哪一位兄弟也不要得罪。

  如此一来,将来无论哪位皇子被皇上册立为皇太子,也不会对弘昼不满;日后无论哪位皇子登基位帝,弘昼都可以得到圆满的好结果了!

  于是,裕嫔便提着弘昼的耳朵,对他千叮万嘱要好好的同每一位兄弟相处,宁可自己吃一些亏,也万万不可得罪了任何一位兄弟。

  弘昼知道额娘疼爱自己,这般要求他与兄弟们好好相处,也一定是为了他好。弘昼自然满口答应,按照裕嫔的要求,见到每一位兄弟皆笑脸相迎,即使在兄弟相处之时吃些亏也并不计较,在几位兄弟之中人缘儿倒是不错。

  第170章

  自从胤禛登基之后, 便有大臣上折子进谏,劝胤禛早行册立皇太子之礼,以安天下之心。胤禛却对康熙朝的储君之位之争心有余悸, 因而便将此事压了下来,并未急于册立太子。

  由于胤禛的态度尚不明朗, 因而众人便对皇太子的人选有着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养在皇后乌拉那拉氏膝下的四阿哥弘历身为嫡子, 理应被立为皇太子;

  也有人觉得四阿哥弘历到底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的, 与正儿八经的嫡子终究还是差了一层,四阿哥究竟能否被立为皇太子,还要看皇上的心意;

  还有人觉得应该册立齐妃娘娘所生的长子三阿哥弘时为皇太子;

  另有不少人认为年贵妃如此得皇上的宠爱,她所生的福宜、福惠、福沛三位阿哥也极有可能被皇上看中,册立为皇太子。

  面对众人的议论与猜测,年若兰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她只希望她的孩子们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可, 并不一定非要继承皇位才能过得幸福快乐。

  胤禛冷眼看了两年, 发现皇后乌拉那拉氏、齐妃李氏都曾经在他面前有意无意的提及册立皇太子一事,唯有年若兰一人从来不曾在他面前提起册立太子之事,更没有祈求他册立福宜、福惠与福沛其中任何一人为皇太子, 胤禛不禁颇为好奇,很想知道年若兰心中究竟是胸有成竹, 认定他会将皇位传给他们的儿子, 还是根本没有将皇太子之位放在眼里。

  时值中秋佳节,当宫里的大小庆宴结束之后, 年若兰便觉得有些疲惫。这两年皇后乌拉那拉氏的身子时好时坏, 今年中秋节大小宫宴都是她一手打点安排的,因而便有些累着了。

  年若兰刚回到藕香苑,便吩咐秋燕与夏荷帮她换下了繁复厚重的吉服袍和吉服褂, 拆下了头上的钿子与华丽的点翠发饰,方才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

  年若兰正欲换上秋燕取来的家常衣裳,却听胤禛浅笑着吩咐秋燕道:“去为你的主子取一套汉装过来,服侍你的主子穿上,再为你的主子重新梳一个汉女的发髻。”

  年若兰回头一看,只见胤禛已经换上了一套不含龙纹的便装,又听胤禛如此吩咐,顿时眼前一亮,欢喜的问道:“皇上吩咐我如此装扮,莫非是想要带我出宫看花灯去吗?”

  胤禛见年若兰明亮的杏眼之中满是欢喜,竟比那夜空之中的点点繁星还要明亮,脸上的笑意不由得比刚才更浓了几分,“朕也是临时起意,想要带你出去走走。若是你觉得累了,咱们也可以改日再去。”

  “若兰不累的,不必改日了!”年若兰连忙笑着对胤禛解释道:“择日不如撞日嘛,还是现在就去吧!”

  年若兰一边在婢女们的服侍下更衣梳妆,一边对胤禛道:“既然皇上打算带若兰出宫去逛逛,不如将长宁、福宜、福惠、福沛四个孩子都带上吧,孩子们若是知道能与咱们一起出宫逛夜市,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听了年若兰的提议,胤禛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胤禛虽然早就打算要等中秋节的宫宴结束之后,带着年若兰去宫外去逛逛,陪她散散心,给她一个惊喜,却并没打算带上四个孩子一起出行。

  平日里那四个小家伙儿便已经经常与他争夺年若兰的注意力了,他今日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带心爱的女子出宫游玩,可不想带着四个与他争宠的小家伙儿给自己添堵。

  胤禛正欲劝说年若兰不要带四个孩子一起出宫的时候,便见长宁公主和七阿哥福宜带着福惠、领着福沛走了进来。

  福沛虽然才三岁,却长得十分结实健壮,偏偏性子又格外活泼好动,真真是没学会走便先学会跑了,令照顾他的乳母和嬷嬷们十分辛苦。

  通常男孩子要比女孩子说话略晚一些,有些三岁的男孩子还不会说话,但福沛却是一个例外。福沛与长宁公主一样,刚满一岁便开始冒话了,如今早就已经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比他的两位兄长会说话还要略早一些呢。

  福沛见胤禛和年若兰换上了一套平日里不常穿的新衣裳,顿时觉得十分新鲜有趣,当即便迈着小短腿儿蹬蹬的跑到了年若兰的身边,仰着小脸儿,笑着夸赞年若兰道:“额娘穿这件新裙子可真好看呀,比那画中的仙女还要好看!”

  福沛的容貌本就生得与胤禛如出一辙,如今竟是越长越像胤禛了。就连德妃乌雅氏见了福沛都忍不住感叹,说福沛简直与胤禛小时候一模一样。

  年若兰看着福沛仰着小脸儿,笑眯眯的夸赞她穿这件新裙子很好看,不由得十分开心,当即便弯腰将福沛抱了起来,正想要亲一亲福沛胖嘟嘟的小脸蛋儿,却猛然想起胤禛此时还在这里呢,倘若被胤禛看见她亲吻福沛的小脸蛋儿,恐怕又要有一场气生,便又临时改变了主意,只用自己的额头碰了碰福沛的额头,笑着对福沛道:

  “额娘的小福沛今儿个穿得也很帅气呀,像是年画中的小金童!”

  福沛听见额娘夸赞他好看,顿时满心欢喜,笑弯了一双乌黑漂亮的凤眼。

  年若兰看着笑得眉眼弯弯的福沛,忍不住看了站在不远处的胤禛一眼,暗自猜测着胤禛小时候的模样儿,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柔和的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