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观察了一段时间,特意留在首都观看后续发展的陈建军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启朝不用陈建军格外的惦记,他现在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虽然在大学里比在高中接到了更多人的示好,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现在忙于学习跟社交,哪里还有多余的心力来谈恋爱?

  转眼间,陈启晟和陈启旭也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了,在双胞胎兄弟中,哥哥的成绩要好一些,弟弟的成绩要差一些,但是到考试的时候,弟弟超常发挥,最后估出来的分数差不多。

  这代表他们可以选择一样的大学,陈建军以为这两个从小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双胞胎会选择同一个的,这样就不用分开,但出乎他的意料,他们选择了一个南一个北。

  陈启晟选择了首都的人民大学,陈启旭选择了南方的中大。

  陈启晟的打算是毕业以后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公仆,而陈启旭的话,他没有陈启朝那么强烈的进取心,其他的东西也没有特别的感兴趣,所以他选的专业也是经济,没有其他感兴趣的,就跟着爸爸、大哥走吧,有大腿可以抱,这样以后能过的轻松点。

  陈建军觉得小儿子的选择其实跟他挺像,本质上都是只想当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二世祖。

  陈启旭他诚实的说出以后就想坐着收钱,然后吃喝玩乐,许晓愤怒的说不出话,陈建军倒没有怎么生气,他现在这么忙碌,以后的子孙自然就可以悠闲一点,毕竟前面的父辈已经打下来了一片江山,可以躺在上面优哉游哉。

  作为一个打下江山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坐享其成,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

  陈老三和刘田芳也没有说什么,孙子现在年纪还小,不开窍,惦记着吃喝玩乐,但学习上也从来没有落下,以后就算真的不想好好工作,他爸挣的钱也够多,够他花一辈子的。

  现在经济条件提上来了,相比起以前简朴的婚礼,现在就多讲究那些排场,尤其是在乡下的时候,婚礼有时候还代表着面子,要是家境相当的,婚礼办的比不上另一家,那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儿。

  今天是春燕在老家摆桌请吃饭的好日子,她和丈夫刘磊已经在省城办过婚礼了,但是在老家还有在工作的首都都要再开几桌请相熟的人来吃个饭。

  春燕今天被打扮得格外鲜艳,身上穿着新嫁娘才会穿的红色旗袍,脖子上戴着一串金项链,手上也各个戴着一个金手镯。

  这些首饰她现在已经有两套多了。她爸妈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些钱,她工作以来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她出嫁的时候她妈就买了一套金饰给她做陪嫁,然后她舅舅那边,三个舅舅中大舅舅最阔绰,送了六只手镯,一对金的,一对玉的,一对银的,很适合用来做压箱底。

  二舅舅自己做运输,挣的也不少,在她出嫁的时候也没有吝啬,送了她一对金的长命锁,三舅舅相比较起来赚的是最少的,虽然有做固定投资,但主业还是一个拿死工资的政府人员,所以她收到的是一对精巧的金戒指。

  她带出来的这一套,是她妈妈送给她的,做工手艺都比较一般,但是在不识货的人眼里看来已经很刺眼了,徐老婆子看着春燕脖子上那金橙橙的颜色,拉着一张脸,好歹记着陈向红的警告,让她不要毁了她女儿的好事,不然她就要破口大骂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何必还要给这么好的陪嫁?还不如存着给她的侄子,那好歹还是老徐家的人。

  就算不想给隔了一道的侄子,留给她亲儿子也成,谁承想这败家的给一个女儿也给那么多。

  陈向红很了解她,如果不是事先找了她威胁,要是她闹出来让女儿不好看,她以后就不给养老钱,她真的要大闹一场把那些东西拿回来了。

  除了徐家人的眼红,其他人也被晃瞎了眼睛,这么多金首饰,这得要多少钱啊。

  可以想见,徐春燕这陪嫁,在村里要被津津乐道好一阵子了。

  钱是人的胆这话是没错的,赚了钱,在小县城里有房有铺,甚至还在省城那里也拿了一套房子的陈向红现在日子是过得风风火火,对着之前畏之如虎的婆婆也能挺直了腰板大声说话了。

  如果是以前的她,绝对没有那个胆量威胁她的。

  陈建军没有过来,他现在抽不出时间,来这里的是陈老三、刘田芳,以及就近的陈启旭。

  陈建军刚刚给村里捐了一笔钱修建了村里的小学和路,就算他本人没有到,陈老三和刘田芳依旧是被捧为上座的贵宾。

  等到宴席结束,其他人都走了,就剩下自家人在收拾碗筷,陈大伯沉吟了会儿,跟两个兄弟开口:“我小儿子说要全家搬回来了。”

  说到这,他脸上是笑着的,小儿子陈安被拐后在那边生活,之后又成家生子,认回来了也就是过年过节走动走动,他还是在他媳妇那边过活的,但是这几年,上面的两个老的陆续去了,那边也没有什么得到开发,家里又离不开人,他也没有出去找活,还是靠着家里的那些地,还有采药生活,眼看着这边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个接一个的大学生出现,为了以后儿女的前途,他想要回来了。

  陈二伯拍了拍桌面:“这是好事儿啊,侄子他愿意回来,你以后膝下就多了儿孙承欢膝下了。”

  不像他,两个儿子都远,就两口子在村子里过。

  陈老三想得远一点,问他大哥:”这样的话你是不是要给申请一块宅基地,另起一座房子?”

  现在这房子,陈平一家住的满满的,要是他们来了,那可是不够住的。

  这个侄子生的孩子是他们这一辈最多的,陆陆续续的,生了六个儿女,加起来就是一家八口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家里临时挤一挤没问题,长期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孩子都长大了,而且,我们这边都是讲究老人跟着大儿子过,小儿子分家另过,这分家的房子,是父母出的。”

  “侄子是什么意思,他原先是没有入赘的对吧?”

  “没有,后来我们认回来了,就改回来了,儿女一半姓陈,一半跟着妈妈姓。”

  “都一起回来吗?”

  “肯定的,那边没什么人了。”

  “那就另起房子吧,你看看宅基地选在哪里好,最好近一点,可以互相帮衬。”

  “我有点拿不定主意,要起什么房子呢?”陈大伯眉头深皱。

  泥砖房?青砖瓦房?还是二层小楼房?这花销,不好把握啊。

  第109章

  他会这么烦恼, 主要是因为家里的钱大部分都是陈平赚的, 他先是去外面做工,之后回村里风风火火的承包起了果园。

  在一家人之中, 他的收入占大头, 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给他手里存着的。

  陈老三和陈二对视了一眼:“泥砖房就算了吧,现在要是起房子的, 除了那些实在穷的,还有谁会起泥砖房,经常漏雨,不耐用, 也不干净。”

  “对呀, 有些出去干活多的, 家里都起了二层的楼房, 这种楼房花费不小, 小侄子家里孩子多,还有人一直吃着药,想来也没有存下多少, 我觉得可以折中一下,就跟我家一样,起砖瓦房,墙体用红砖或者是青砖, 顶上铺上瓦片, 或者是直接打平, 夏天收获了什么还可以到上面去晒东西,我觉得大侄子也会理解的。”陈老三道。

  陈二赞同:“这个花销是多了点,但是他小时候就被拐了,吃了那么多苦头,他这个当大哥的也心疼,我觉得以他的心性不会有意见的,你这么多年也有收入,就算不动大侄子的,也差不离了吧。”

  陈大伯喝了一口水润润唇:“大儿子那我也觉得会没什么,但还有儿媳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