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暴发户的前妻重生了[年代]第14节(1 / 2)





  屁啊,他爸在战场上一天能杀30个敌人,能是普通人?

  “黄三嫂,刘二姐,遛弯儿呢?”陈美兰端着早餐上前,笑着说。

  “美兰都舍得花钱打早餐啦?”黄三嫂特别吃惊:“你原来不总说外面的早餐没家里的好吃,还不健康?”

  曾经她是不吃,上辈子多少年都保持着自己做饭的习惯。

  可最终落得个什么。

  吕大宝头一回学喝酒,喝醉了搂着她说的第一句就是:“妈,幸好你做的饭好吃,要不然,就凭这两只粗糙的手,也配不上我爸现在的钱。”

  她沤心沥血养别人的孩子,在孩子眼里不过是个磨糙了皮,磨厚了肉的老妈子。这辈子日子照过,她不会再给任何人真心了。

  看美兰进了家门,黄三嫂感慨说:“美兰也是够委屈的,她恐怕还不知道吧,阎西山和胡小眉原来就骚在一起,现在直接过明路了。”

  人比人气死人,曾经还是好朋友呢,美兰一走胡小眉就和阎西山过明路了。

  要说他们没早勾搭在一起,谁信啊。

  最近阎西山买了辆夏利车,胡小眉上下班都是他接送,整个盐关小学第一风光就是胡小眉。

  这要叫美兰知道,得多伤心啊。

  刚刚出锅的油条,表皮还是脆的,煎饼果子的杂粮面下面露着金黄的鸡蛋叶子,提着早餐进了门,洗的干干净净的小狼已经闻着味道,跟到陈美兰的屁股后面了。

  吃饭就在陈美兰的屋,她这屋足有42平米,里面有餐桌,还有小凳子。

  天热,院子里种了太多菜,这才一晚上,窗外密密麻全是蛾子和蝇子,则把早餐放下,蝇子已经扑过来了。

  这居然住条件当然不行,得改善。

  纱窗得买,防蚊蝇,院子里的菜田太多了,要找个人来扒了,把水泥填上,平整成水泥院子。

  现在已经有空调了,陈美兰想买两台回来,冬暖夏热,就不用生炉子了。

  冰箱也得有一个,毕竟一日三餐,没个冰箱怎么开火吃饭。

  几个孩子狼吞虎嚼,正在吃早餐,陈美兰给自己列了一条长长的单子,上面全是应该要采买的生活必须品。

  小旺似乎很喜欢吃肉夹馍,但却只掰半拉,而且吃得很慢,咀嚼的特别仔细。

  他虽然才上一年级,但因为一直在外面跑,识的字儿还挺多。

  看到纸上写着冰箱两个字儿,从鼻子里往外喷了口气,虽然一直努力孤倔,不想跟这个陌生阿姨说话,但还是忍不住好奇:“阿姨,你不会想买冰箱吧?”

  “要买。”陈美兰说。

  小男孩子抛出一句让她完全始料不及的话:“那我可以用你的冰箱存冰棍儿,然后拿出去卖吗?”

  才六七岁的孩子,哪来这么好的生意头脑。

  录音机坏了卖不了磁带,就要转行卖冰棍儿。

  这还是他妈口中的废物点心吗,他这不崩人设吗。

  “可以。”陈美兰爽快的说。

  小家伙再吸吸鼻子,搓了搓手,端起吃过早饭的碗,比他爸还利索的就去洗洗涮涮了:“那咱们今天就去买冰箱吧。”

  在这个被后世流传为遍地黄金,遍地机遇的九十年代初,陈美兰还没规划好自己该怎么赚钱,才进门一天的继子就已经雄心勃勃的想要赚钱了。

  他跟吕大宝,吕二妞不一样,不表面巴结她,也不在暗处翻她白眼,更不欺负招娣。

  倒像上辈子的招娣,一门心思只想赚钱独立,脱离家庭。

  这种雄心壮志陈美兰特别欣赏。

  “先把那半拉鸡蛋饼也吃了吧,抬冰箱得有力气,我怕等我买了冰箱,你力气太小抬不动。”陈美兰忍着笑,调侃了这小家伙一句。

  小伙子再次让陈美兰大跌眼镜,他跑厨房里,从个小碗里,用筷子小心翼翼拨出一疙瘩红辣椒油,夹在了馍里头,这才叹口气,咬了一大口。

  那点辣子油,是昨天晚上的油泼面上面的,他没舍得吃,扣下来,今儿夹馍吃?

  这小子很会吃。

  一口又一口,那全是他要离家出走,自立门户,雄心勃勃的动力。

  第14章 笑面阎王(美兰嫁的新男人小时候居然)

  开始规划家庭支出的时候,陈美兰还被日用品的物价迷惑着,觉得自己是个富翁,但现实是残酷的。

  等几个孩子吃完饭,她奢侈的雇了辆三蹦子进城,直奔目前西平市最大的国营商场。

  结果当场被泼了一头冷水。

  所有家电在这个年月全是天价,春兰空调,一架3800,航天牌冰箱,最小的880,稍大一点的1200,18寸的彩电要4800。

  关键光有钱不行,空调彩电要凭准购证,没准购证你摸都甭想摸一下。

  要真这样用,她存折上的一万八不出三个月就得化个精光,而她在没收入前,将面临的是,阎肇一月工资很可能连家庭用电的水电费都交不起。

  只能忍痛舍弃空调彩电,先买个最紧要的冰箱。

  小狼和小旺贪婪的看着一台上海航天牌冰箱,两个人都快钻冰箱里面去了。